袁雅生简介(“归根到底要帮患者解决问题”,五官科医院首开“院长在线365”)_患者_在线

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:患者 在线

袁雅生简介(“归根到底要帮患者解决问题”,五官科医院首开“院长在线365”)

“你好,这里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自动总机,急诊请拨2124……人工服务请拨0……”疫情之下,除了急诊咨询,还有一些不属急诊、但确实迫切需要治疗的,在哪里可以找到高效匹配的服务专线?近日,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(上海市五官科医院)开通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医院的“院长在线365”,为肿瘤、手术及其他疑难病症而挂不上号、排不上队及住不上院的眼科、耳鼻喉科患者服务,这条精准开放的“高速专线”一经推出,立刻受到好评。

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互联网医院点击“在线咨询”,跳出的首个图示即“院长在线365”,不仅服务沪上患者,也服务因疫情来沪受阻的全国各地的患者。只要按要求填写实名及完整病情信息,24小时内会有对接。由于发动了眼科、耳鼻喉科各三级学科的专业医生团队,目前应答时间不超过1小时。

截至4月23日零点,这条“高速专线”已服务230位患者,年龄最小的2岁,最大的79岁;手术相关达115例(占比50%),肿瘤相关41例(占比17.8%)。虽然服务时间为8:00-17:00,但开通首日,眼科、耳鼻喉科两位互联网医院大组长一直忙到半夜。

谈及开通该专项线上服务的初衷,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院长,打通“咨询-挂号-住院-手术-术后随访”的闭环服务专线,利用了互联网医院图文兼容的特点,消除患者就医焦虑,为患者精准高效匹配到医生与医生团队。特别是在目前疫情防控期间,需要综合调度和统筹。希望该专线更好地服务患者,并在将来疫情常态化防控中也持续发挥作用。

快速回应肿瘤患者

一位52岁恶性肿瘤患者在线留言:“我是一位外地的癌症患者,3月在本院做进一步检查,因为还未找到原发病灶,就在医院外酒店隔离至今。现在病情严重,疼痛感增强,希望院方帮忙解决一下问题,让我尽早得到治疗。”患者上传了相关检查报告及病史,陶磊主任医师团队立即与其对接,跟进后续治疗。

一位68岁喉癌患者在线求助:“下咽癌就诊,2月开始登记住院,等待手术中,一周前咽喉开始出血,喉咙疼,声音嘶哑,急需治疗!”耳鼻喉科头颈外科第一时间安排了人员对接。

一位58岁的患者家属留言:“我老公是一名鼻癌患者,3月底在五官科医院就诊,已完成鼻腔镜和CT检查以及活检手术,由于疫情,小区封闭,目前病情加重,鼻梁上肿瘤有鸭蛋那么大,希望能尽快入院手术,谢谢!”余洪猛主任医师团队立刻与患者联系,并进行妥善安排。

一位55岁患者在线上留言:“耳内长了肿瘤,头部发涨,急等手术。”在线医生立即通知袁雅生主任医师,袁医生当天上午即与患者沟通,约好合适时间为他手术,让这位焦虑不安的患者宽心了许多。

对接急症,也安抚焦虑

“我父亲(73岁)之前在常青医生那边诊断,怀疑为眼内淋巴瘤。原计划4月11日去门诊手术,张婷医生进行眼内注射药物。现在疫情影响,门诊手术停掉,急切想问一下:门诊手术什么时候可以恢复?我们定居在浦江镇,目前小区为管控区。期待回复,感谢!”眼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学科主任常青当天上午即安排学科组对接。

一位29岁患者因左眼高度近视眼底脉络膜新生血管,疫情前眼内注射两针,还未打第三针,提出希望尽快安排;一位39岁患者因视网膜静脉阻塞、黄斑水肿,需要眼内注射药物;一名大学生在线上留言:“确诊视网膜静脉阻塞、黄斑水肿已经8个月,距离上次注射雷珠单抗已经2个月,视线模糊已经1个月,最近伴随眼睛抽痛以及头晕感。何时开放眼内注射,我目前封闭在学校……”面对这些迫切需求,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学科组一一主动接手。

一位耳疾需手术的患者,原本已开好住院单,疫情下她更加焦虑,在线留言咨询。医生当晚便回复:“目前医院门诊正在恢复中,先恢复普通门诊,然后专家门诊等循序开展。建议您关注我院门诊预约平台。一定酌情尽早安排。”次日一早,这位患者的主诊医生还与她通了电话,做了妥善安排。

许多患者在线上问诊时都表露出了对病情的焦虑。一名28岁患者在线上留言:“您好,我真的很着急。疫情工作期间突发耳聋,伴随晕眩、呕吐,3月30日曾在外院就医,输液两天,后续都在吃药,激素类药物吃到现在,针灸也做了十天了,听力没任何好转,麻烦尽快回复,谢谢!”耳鼻喉科与患者及时联系,反馈相关诊疗安排,安抚焦虑心情。

归根到底是要解决问题

为能准确统筹安排诊疗时间与手术事项,院长办公室主任舒易来、门急诊办公室/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谢诗蓉、医务部主任席淑新、信息中心主任叶正强等相关部门同仁和眼科、耳鼻喉科钱江、陈兵、龚岚等主任和专家及互联网医院“人气医生”孙中萃、陈永正等,携手做好在线回复培训。培训包括如何高效解答患者问题、疫情期间门诊与手术的操作流程优化等。

周行涛院长反复提醒,“院长在线365”归根到底是要帮助患者解决病情,解决实际就医困难,医院支持各三级学科因地制宜,个性化地处理疑难杂症及手术。

经及时沟通,患者得到医生的治疗方案与后续治疗时间安排,发来的感谢让医护暖心,比如有患者写道:“谢谢这么及时的回复,感觉很温暖……因为我并不是像外伤那种那么急的,感谢医院及所有医护。”

在线医生都是各三级学科充满正能量及有才华的医生,他们以患者为中心,换位思考,有的回答让患者如沐春风,有的医生结束咨询时还会送上“齐心协力,共克疫情”的暖心话语,给患者鼓励和信心。

作者:唐闻佳

编辑:姜澎

特别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